2012年9月22日 星期六

[魚病 ] 指環蟲症



症病原體為單殖類吸蟲,終其一生只有一個寄主

病原型別:吸蟲

病原環境:淡水 

學名:Gyrodactylus spp. 及Dactylogyrus spp. 

淡水魚類中最常見者為指標蟲(Dactylogyrus spp)及三代蟲(Gyrodactylus spp)兩者形態與生活環境大致相同,常寄生於鰓部組織,引起鰓組織粘液分泌增多,造成鰓病; 冬季易有水黴菌的混合感染,夏季則易併發爛鰓病。


指環蟲和三代蟲後端都有大吸盤,盤上有大錨鉤及小鉤,可由這些後吸盤上的鉤狀構造來區分


蟲體扁平蠕蟲狀,大小約0.1~0.8mm,頭端具1~3對頭器及2對黑色的眼點,體後端具後吸器,由7~8對緣鉤(marginal hooklets)及1~2對中央大鉤(centrallarge anchor)構成,






發病原因
寄生於魚類的鰓、鰭及皮膚指環蟲用錨鉤和小鉤鉤住魚的鰓組織,不斷在鰓上活動,少量不足危害魚體,
大量寄生時,破壞鰓絲的表皮細胞,刺激鰓黏液細胞分泌過多的粘液,導致呼吸困難


病徵:
病魚鰓部顯著浮腫 鰓蓋擴張 ,鰓絲蒼白摩擦身體,收縮鰭葉, 魚體褪色 ,離群緩慢獨游,不攝食,逐步瘦弱而死亡。




生活史:
卵生,一次只產一個卵,於24~25℃時約2~3天即可孵化成纖毛幼蟲,可於水中游動尋找宿主。不同的魚種有不同種類的指環蟲寄生,於淡水魚類常見的有寄生於鯉科魚類的指環蟲屬(Dactylogyrus)

診斷方法:一級初步診斷:直接皮膚及鰓部壓片檢查。
二級初步診斷:組織病理。
三級初步診斷:
一級確定診斷:皮膚及鰓部壓片檢查。
二級確定診斷:組織病理。
三級確定診斷:

治療方法:福馬林常是治療單殖吸蟲的選擇之一。針對Dactylogyrus spp.,建議以一週為間隔,治療數次,因其蟲卵對一般化學藥劑有抗性。以Trichlorfon 0.25 mg/L 長時間藥浴亦有療效。如針對海水魚類的單殖吸蟲,可將魚體浸泡於淡水1~5分鐘,可去除蟲體,但無法破壞及移除蟲卵。Trichlorfon亦可用於海水魚類,但某些海水魚類對此藥有高度的敏感性,特別是魚類。Praziquantel (2 mg/L) 可用於治療海水魚類,花費較貴,但療效顯著,且對魚體較安全。
預防控制方法:避免引進受感染魚隻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